拿铁、玛奇朵、卡布奇诺……一杯咖啡,可以多种排列组合。现在原料里又多一种选择——低因咖啡。任何一款花式咖啡,都可以转用低因咖啡制作,对咖啡因敏感者、孕妇甚至未成年人,都可以享用咖啡。
据了解,市面上的低因咖啡,都是以人工方法脱“因”的,分为化学法和水洗法两种。其中水洗法类似间接萃取,先将生咖啡豆放到温水煮数个小时,等咖啡因连同其他成分溶入温水后,再用活性炭过滤,把不含咖啡因的“精华液”引回到咖啡豆中。这个方法不适用任何化学溶剂,不过木炭是很好的净水机,会把除了咖啡因以外的物质吸走,减弱了咖啡的风味。
因为人工处理,许多人认为商用低因咖啡风味不佳。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约占豆种1.2%。欧美等国类似FDA的机构关于低因咖啡的标准基本都在0.03%。中国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目前欧美和日本售卖的三支天然低因咖啡含量基本在0.4~0.9,最多算半低因。
天然低因咖啡的发现和培育,有两家企业不得不说。意大利的illy和日本的ucc。而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叫做“波旁尖身”的豆种。从89年开始,illy经过巴西的实验失败,后移植萨尔瓦多的意外惊喜,自2008年开始售卖Idillyum的天然半低因浓缩咖啡胶囊。而生豆产量不高,且Idillyum的配方中含有其他阿拉比卡豆,即非纯波旁尖身。
早在1970年代,日本上岛咖啡ucc的专家川岛良章在萨尔瓦多学习咖啡栽植时曾听老农提起“古老又低因的咖啡树可能还活在法属波旁岛”。后来他就去了,亲赴非洲考察寻找“古老又低因的咖啡树”。结果无功而返。2001年的一通电话带来了好消息。果然是绝迹半世纪的“bourbon piontu(波旁尖身)”。波旁尖身在最早的发源地复育的计划震惊了世界。2006年开出700公斤的低产量决定了2007年4月ucc以每一百克7350日元的高价,比当年的蓝山还要贵5倍。
在世界各大烘焙商寻找培育天然低因咖啡热潮中,一个国家是绝不能被忽视的。天然低因咖啡的开发实际上是发现和改造咖啡树基因的过程。因此阿拉比卡的发源地,也是阿拉比卡基因宝库的埃塞俄比亚还没有加入战局。2008年,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官员宣称已找到天然的低因品种。而此事以讹传讹,不知真假也没了下文。
过去科学家发现的天然低因品种多出自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或马达加斯加及斯卡林群岛,2008年喀麦隆咖啡被发现新品种“察理耶里安纳咖啡”,与阿拉比卡一样自花授粉且种子不含咖啡因。
如何培育低因、味美又多产的咖啡新品种,成了近年咖啡载植业的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