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哥伦比亚咖啡协会驻华总代表吴佳航先生接受了中国网的独家专访。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是一个服务于哥伦比亚咖啡农的非营利性组织,也是哥伦比亚唯一的官方咖啡专业行会,成立于1927年。这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为哥伦比亚咖啡的种植与传播保驾护航,造就了今天哥伦比亚咖啡在世界上的盛誉,也为其蒙上了几分神秘和传奇色彩,被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行会之一。在采访中,吴佳航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哥伦比亚咖啡的发展状况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揭开了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的神秘面纱。
结缘哥伦比亚咖啡
“哥伦比亚四宝:鲜花、绿宝石、黄金和咖啡,而我则选择了咖啡。”在谈到如何与咖啡结缘时,吴佳航表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在哥伦比亚留学的时候,就在哥伦比亚咖啡公司进行过实习,在后来公司对我比较满意,就把我留下来了。这期间在公司不同的部门都做过,直到三年前,公司把我调到北京来做总代表。”
减产危机下的哥伦比亚咖啡
“在2009年底哥伦比亚咖啡严重歉收,自1997年以来哥伦比亚咖啡的产量就没有低于过1100万袋,但是去年就只有800多万袋,”吴佳航表示,“减产主要是因为气候问题。另外,哥伦比亚咖啡也在进一步改良品种,而在改良的过程中产量也会略有降低,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现在世界肥料的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哥伦比亚咖啡农的肥料使用量减少,这三大原因导致了哥伦比亚咖啡产量下降了30%,这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这也导致了哥伦比亚咖啡在全世界供不应求。”
“但是今年的情况好转了很多。”他补充说,“哥伦比亚因为它特殊的地理纬度,一年中可以不停地生产咖啡,而不像世界上其他咖啡生产国只能每年一季。”
据他预测,今年4月到6月份期间哥伦比亚咖啡产量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另外,三年后的产量还会继续上涨。他表示,哥伦比亚现在正在更换新的树种。咖啡树生长两三年后开始生产咖啡,差不多到了七八年之后产量就会下降,所以现在更换新的树种,大约3到4年后产量会上升到1500万袋左右。
积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虽然哥伦比亚咖啡产量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却还是基本保持着小农经济的状态,这就对哥伦比亚咖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吴先生介绍说:“哥伦比亚的咖啡业和其他国家的咖啡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以单个的咖啡农为单位的,而不是以大的庄园主为单位的,哥伦比亚的咖啡都是属于咖啡农的,80%到90%的咖啡农都是小咖啡农,也就是说,他们自己每个人只有两到三公顷的地。”
1927年,为了保护咖啡事业,哥伦比亚咖啡农联合成立了咖啡协会,并且要求政府出台法律保护咖啡业,于是就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其中包括关于哥伦比亚咖啡最低质量的控制的法律。同时,咖啡协会还拥有自己的研究专员,他们的职责就是免费为哥伦比亚所有的咖啡农提供技术支持,教他们如何种咖啡,从而使咖啡的质量越来越好。
在谈到咖啡协会的资金运作模式时,吴佳航颇为自豪地表示,协会并不会咖啡农收取会费,而是采用税收的方式。哥伦比亚设立了“国家咖啡基金”,所有的咖啡农在出口咖啡的时候要交几美分的税,这些税收就进入了“国家咖啡基金”,这项基金用于协会的运作、服务全国的咖啡农,保护他们的利益。“对于一个协会来说,历经八十多年能够保留下来并发挥重要作用,完全归功于科学的运作机制和民主的管理模式,最关键的就是让咖啡农得到利益。”
经济危机下的咖啡业
“这两年的经济危机和国际形势对咖啡市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影响还是很大的。”吴佳航表示,“对于中国来说,咖啡还是比较新的东西,对于大众来说还没有成为一种消费习惯,所以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整体来看,中国市场还是呈上升趋势的,而且现在每年还是在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这是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另外,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进口商品在中国的相对价格也会越来越低,而中国人对于咖啡的消费能力也会相应地越来越高。
十几年前在中国,咖啡还是一种很时髦很奢侈的消费品,而最近几年,咖啡已经越来越平民化、越来越便宜了。吴佳航告诉记者,他认为这种变化向市场传递了一种非常好的信息。哥伦比亚咖啡协会要做的第一步应该是让所有中国人都开始喝咖啡,然后他们才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找真正高品质的咖啡。
近年来,哥伦比亚咖啡在中国的品牌推广做得比较成功,因为那个“牧马人”的形象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非常熟悉,而且大家几乎都已经公认哥伦比亚咖啡是最好的咖啡。中国市场虽然还处于咖啡市场最初级的阶段,但是中国很有可能迅速成长为一个咖啡大国,所以哥伦比亚咖啡会在推广力量上会向中国市场倾斜。吴先生还表示,他们也期待同中国在咖啡业上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更希望中国消费者能早日享受到百分之百的哥伦比亚咖啡。